1983年美国在加州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厂……人类从来未曾停止过追逐太阳的步伐。
在大力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我国已在风能的利用上给予了上网电价补贴的政策扶持,但对于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太阳能行业的上网电价补贴却仍尚无定论。这些国家通过补贴太阳能发电成本与常规上网电价的差额,使技术尚未成熟和开发运营成本仍然较高的太阳能供电项目能够有长期稳定的合理回报,从而吸引部件、系统和运营商及投资人的积极参与,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2.统一定价与竞标相结合 由于太阳能供电成本较高,为降低补贴成本可以考虑建立基本补贴价格和市场竞标相结合的机制,利用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补贴成本,达到有效控制成本并调动市场积极性的目的。而同时西班牙的补贴是~?0.41/kWh,由于优越的日照条件,长期的回报率在10%左右。二、建议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太阳能上网电价补贴制度 1.中央和地方合作的太阳能上网电价补贴计划目前,国家太阳能上网计划主要由国家发改委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但由于补贴金额较高而导致政策不确定性较大。但可以考虑中央与地方政府结合制定以各省为基准的补贴方案,以确保有效地利用各省日照和经济资源,开始一些试点项目,比如江苏省的金太阳计划。德国、西班牙和加拿大的安大略省都是通过立法的方式来确保太阳能发电运营商和电网运行商在并网连接中的合作。
并且根据对太阳能发电成本逐年下降趋势的预估,各国也制定了每年下调补贴的机制。4.补贴的期限长期补贴是太阳能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重要环节。企业的订单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的具体数据我们正在统计,但幅度肯定很大。
不过,由于德国2009年安装量高达25亿瓦以上,约占全球市场逾50%。近期,全球各大光伏巨头加快了在德国的太阳能设备安装。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会长、光伏专家陈哲艮教授说。这意味着,浙江光伏企业全力赶订单的现象至少将延续到2010年第二季。
今年订单已经排到八九月份,如果不加班加点,我们就得放弃订单了。所有的设备都在开足马力运转,今年前两个月的订单量是去年同期的5倍多,现在的生产任务已经排到了6月份,真是没想到。
陈哲艮分析,订单迅猛增多,最主要原因是受到德国将在下半年降低当地太阳能发电的补助幅度的影响。不过专家提醒,国际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光伏企业不应盲目扩张产能。作为阿特斯、南京中电等国内著名太阳能光伏企业的长期供货方,浙江华友电子有限公司目前生产6.5英寸单晶硅片能力由原来每月30万片增加到70万片,但产品依然供不应求。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德仁博士提醒,德国调降太阳能补助政策,势必将带来德国太阳能组件需求量的较大幅度下降,所以企业特别需注意消化库存,而不是盲目扩大产能
但他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应该通过市场的检验让它们优胜劣汰,而不是靠行政方式实行准入制度。他表示,光伏产业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中少见的产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企业,不少企业已经跻身国际大型光伏企业行列,其中11家海外上市,13家国内上市。目前,中国国内已经基本建立起相对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遍布29个省市,其中包括9个央企,另外在江苏、河北、江西等省市光伏企业分布比较多。他说,下一步要根据国发38号文精神建立多晶硅行业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和淘汰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这一标准近期将会发布。
电池方面,去年9月企业123家,其中75家多晶硅电池,38家薄膜电池,后者的占比越来越高。工信部很快颁布多晶硅行业的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制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和监测管理制度3月16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勃华在上海透露,工信部将很快颁布多晶硅行业的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
准入制度将支持高纯度多晶硅,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和下一代薄膜太阳能技术,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自主研发与国外技术引进结合,建设国家级共性技术服务和支撑平台,并推动鼓励光伏应用的财政、税收政策。而光伏产业的原料辅料配套能力还不够,多晶硅产量还是不足。
节能环保上,平均能耗从300-400度每公斤将到了200度每公斤,基本满足了环评条件,但副产物的回收水平还有待改进。王勃华表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中国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光伏产业体系,尤其是千吨级多晶硅生产取得突破,打破国际上对多晶硅的垄断。在三氯氢硅合成,还原炉制造、尾气干法回收、四氯化硅氢化、节能降耗等技术上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供应能力不断提升,晶体硅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也促进了国际光伏产业的发展。王勃华还说,近期光伏产业联盟将成立。对于政策上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从行业的角度表示欢迎。但是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在于,实际产量与产能差距较大,若产能全部释放,又没有重大的产业增长政策促进,就会出现产能过剩。
原因是,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光伏第一生产大国,但光伏企业总体竞争力仍有差距,因此需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而在销售上,外销比例仍然非常大。
根据去年下半年工信部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摸底调查,从产业规模上,中国光伏产业在2008年销售收入就超过千亿元,虽然去年上半年出现明显下滑,三季度后开始回暖,预计2009年销售收入比2008年略有增长。此外,也在制定和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并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技术水平,制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和监测管理制度。
而光伏产业技术处在快速演进过程中,王勃华说,中国在薄膜太阳能上的差距最大,尤其是薄膜太阳能电站交钥匙工程的水平差距更大。在多晶硅产能上,建成产能44000吨,在建68000吨,总和11万吨,2009年大约生产20000吨。
我们的标准发展已经大大落后于产业的发展而光伏产业技术处在快速演进过程中,王勃华说,中国在薄膜太阳能上的差距最大,尤其是薄膜太阳能电站交钥匙工程的水平差距更大。我们的标准发展已经大大落后于产业的发展。原因是,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光伏第一生产大国,但光伏企业总体竞争力仍有差距,因此需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
他说,下一步要根据国发38号文精神建立多晶硅行业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和淘汰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这一标准近期将会发布。王勃华还说,近期光伏产业联盟将成立。
在多晶硅产能上,建成产能44000吨,在建68000吨,总和11万吨,2009年大约生产20000吨。根据去年下半年工信部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摸底调查,从产业规模上,中国光伏产业在2008年销售收入就超过千亿元,虽然去年上半年出现明显下滑,三季度后开始回暖,预计2009年销售收入比2008年略有增长。
此外,也在制定和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并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技术水平,制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和监测管理制度。而光伏产业的原料辅料配套能力还不够,多晶硅产量还是不足。
节能环保上,平均能耗从300-400度每公斤将到了200度每公斤,基本满足了环评条件,但副产物的回收水平还有待改进。电池方面,去年9月企业123家,其中75家多晶硅电池,38家薄膜电池,后者的占比越来越高。目前,中国国内已经基本建立起相对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遍布29个省市,其中包括9个央企,另外在江苏、河北、江西等省市光伏企业分布比较多。但他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应该通过市场的检验让它们优胜劣汰,而不是靠行政方式实行准入制度。
王勃华表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中国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光伏产业体系,尤其是千吨级多晶硅生产取得突破,打破国际上对多晶硅的垄断。对于政策上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从行业的角度表示欢迎。
而在销售上,外销比例仍然非常大。准入制度将支持高纯度多晶硅,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和下一代薄膜太阳能技术,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自主研发与国外技术引进结合,建设国家级共性技术服务和支撑平台,并推动鼓励光伏应用的财政、税收政策。
工信部很快颁布多晶硅行业的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制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和监测管理制度3月16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勃华在上海透露,工信部将很快颁布多晶硅行业的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他表示,光伏产业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中少见的产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企业,不少企业已经跻身国际大型光伏企业行列,其中11家海外上市,13家国内上市。